2021/11/22 编辑:景哥观世界 关键词: 糖尿病
便秘大部分人多多少少都遇到过,或多或少,或长或短。引起便秘的原因也五花八门,胃肠积热、气虚无力、寒凝气滞、血虚、阴虚津亏等等。
今天我们聊一聊阴虚津亏的便秘,这类型便秘的表现常常是大便干结,甚至如羊屎状,如果盲目用泻下药往往行不通。此类型的人往往还伴有手脚心发热,盗汗或者失眠、心悸,甚至腰膝酸软。
阴虚则热,热灼伤津,津亏则肠燥,因此需要滋阴增液。《温病条例》里有记载一方,名为增液汤,专门治疗阴虚津亏,大便干结。该方由三个中药组成,分别为:玄参 麦冬 生地
《温病条辨》中认为:"水不足以行舟,而结粪不下"。
意思就是阴虚津亏,不能濡润大肠,就会便秘。其实很好理解,我们的肠道就像河道,我们的排泄物就好像无动力的小船,如果航道缺水,水流缓慢,没有足够的力量将船托起向前,船就会搁浅停滞不前。当航道的水力充足,小船获得动力当然就能前行。
我们具体来看看组方。
玄参色黑,被称为黑参,苦咸微寒,苦能坚阴,咸能软坚泻下。
苦寒滋阴,咸入肾,故玄参能启肾水来滋肠燥。此外,通过滋阴降火,可以去除心中烦热,手脚心发热与盗汗,还能滋阴助眠。
《本经》:"主腹中寒热积聚。"
《医学启源》:"治心烦而不得眠。"
《品汇精要》:"消咽喉之肿,泻无根之火。"
《纲目》:"滋阴降火。"
玄参清的是虚火,也就是如《品汇精要》所云的无根之火。
生地玄参常常配伍使用,入心、肝、肾经,甘寒,能够滋阴清热,能够治疗内热消渴;手脚心发热。
同时又具有凉血之功,能够用于血热导致的便血与尿血。
其经过九蒸九晒之后成为熟地,由寒变温,还有补血作用,因此还用于治疗血虚导致的面色差;眩晕心悸;月经偏少等症。与玄参合用,增强滋阴润燥之力。
《本草从新》:"治血虚发热,倦怠嗜卧。"
王好古:"主心病,掌中热痛,嗜卧,足下热而痛。"
《本草经疏》:干地黄,乃补肾家之要药,益阴血之上品。
麦冬甘寒,是沿阶草的块根,入肺经,能够养阴润肺,治疗肺燥干咳。
入胃经,能够益胃生津,治疗胃阴不足,胃火上炎导致的口腔溃疡,咽干口燥;治疗津液不足之肠燥便秘。
入心经,能够清心除烦,治疗心火旺盛之心烦失眠。
肺与大肠相表里,故用甘寒之麦冬,滋养肺胃阴津以润肠燥。
《本草衍义》:"治心肺虚热。"
《珍珠囊》:"治肺中伏火,生脉保神。"
总结:
玄参、麦冬、生地三药合用,养阴增液,使肠燥得润、大便得下,故名之曰"增液汤"。现在还用于习惯性便秘、口腔溃疡、糖尿病等属阴津不足者。此方寒凉,脾胃虚寒与孕妇禁用。
《温病条辨》原书说:主治“津液不足,无水舟停者,间服增液,再不下者,增液承气汤主之。”
意思是三味中药还不足以下便,在增液汤基础上加大黄、芒硝,增强泻热通便功效,攻补兼施。
提示:中医讲求辨证论治,本内容仅供科普学习交流,不做用药指导,如有需要,请就近线下就医!
阴液亏损型
主证:口干咽燥,便如羊粪,舌红少苔脉象细数。
病因:多因先天不足或热病伤阴。
治法:治以养阴生津,滋养汗源法。
方药:增液汤加减。
生地30g,麦冬10g,玉竹10g,天花粉10g,黄芪20g,葛根10g,当归10g,丹参10g,五味子10g。
先说说这个案例:
68岁女性,2021年5月31日初诊。糖尿病2年,在服阿卡波糖1#,日3次。另有高血压、高血脂、胆管结石病史。
伴随症状:平时怕冷也怕热(怕冷明显),口干口苦,易饥易饱,进食不多,尿频,夜间小便4次(从凌晨1点开始,每小时小便1次),睡眠差,经常凌晨2点醒来难以入睡,多梦,常梦见去世的人。脉沉缓。
因为患者甲午年生人,开始用附子山茱萸汤(运气方六甲方)合五苓散治疗:
附片10 g山茱萸30 g豆蔻10 g浙木瓜15 g乌梅15 g丁香5 g广藿香10 g清半夏12 g生姜15 g大枣20 g茯苓15 g猪苓10 g泽泻20 g麸炒苍术15 g肉桂6 g黄芪30 g。
上方加减治疗一个月,口苦、尿频、睡眠均好转。
患者比较谨慎,每周都去测几次血糖。6月12日空腹血糖升至12mmol/L,后又恢复至8~9mmol/L之间。
7月4日开始,以养阴益精为主:
麦冬30 g山茱萸30 g乌梅15 g黄精30 g玄参30 g枸杞子30 g知母15 g地骨皮30 g牛膝15 g肉桂6 g茯苓15 g麸炒苍术15 g牡蛎30g、珍珠母30g、石决明30g、炒甘草6g。
7月28日:夜间小便两次(3、5点各一次),夜间睡眠四小时。嘱停服降糖药。中药仍以养阴益精为主,方用增液汤合百合地黄汤、百合知母汤、三物黄芩汤:
百合30 g当归20 g黄精30 g玉竹30 g地黄30 g玄参30 g知母30 g麦冬30 g山茱萸30 g五味子10 g炒山楂15 g麦芽30 g生姜15 g黄芩15 g苦参10 g郁金20 g甘草6 g。
8月份差不多一个月在照顾大女儿(生二胎),口干,睡不好。8月19日晚上餐后血糖12.5mmol/L,20日晚上餐后血糖10.3mmol/L,嘱不用担心,是劳累熬夜导致,继续服中药。
9月2日:近几天测餐后血糖7~8mmol/L。
9月17日:近两天一次测血糖空腹9点多,餐后11点多;后一次测餐后9点多。饮食可,无口渴,睡眠好。
处方增液汤加味:地黄30 g玄参30 g麦冬20 g黄精30 g知母30 g天花粉20 g麸炒苍术20 g巴戟天15 g五味子10 g黄芪30 g肉桂6 g泽泻30 g。7付。
9月26日:近来一次测血糖空腹8点多,餐后9点多。每晚10点入睡,1点醒,到4点又睡至6点多(以前很多年整夜失眠)。夜间小便两次,大便稀,每服中药后解大便一次。
处方:乌梅丸加味
乌梅20 g细辛5 g肉桂6 g人参片10 g附片6 g花椒6 g干姜6 g黄连片10 g黄柏10 g当归15 g北沙参30 g。14付。
10月7日:目前每天傍晚运动锻炼,晚上八九点开始困,睡到一两点醒来后难以入睡,每晚可睡5个小时。夜间小便2次。口干口渴和饥饿感消失,精力充沛,体重增加十斤左右。最近多次检查餐后血糖,在7~8之间。上次中药服后有点便秘,三四天一次,无腹胀。
嘱:傍晚少运动,可上午运动,早餐喝婴儿奶粉(可润肠通便),水果蔬菜肉类都可以吃。这次药吃完后停一个月药,观察看看,血糖有波动不要担心。
有关思考:
很多糖尿病患者,一直服降糖药或者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,有的控制不理想,有的虽然血糖值在正常范围,可糖尿病并发症并没有减少,一些伴随症状无法解决。
糖尿病饮食是控制碳水化合物(糖类)的摄入,可是糖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能量的来源,减少糖类的摄入是否会造成细胞组织损伤的难以修复?
就像大脑缺血会导致血压升高一样,血糖的升高是不是人体的重要器官,或者细胞,缺糖了?毕竟一处实必有一处虚!或者说这个血糖升高是个应激性反应,血糖是救援部队!而我们反而把救兵认作了敌人?
糖尿病是否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?由于免疫亢进导致升血糖激素升高,继而带动了血糖升高?因为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的降血糖激素,而升血糖激素有多种:糖皮质激素、生长激素、肾上腺素、去甲肾上腺素、胰高血糖素、甲状腺激素。
三高病之所以是疑难疾病,很可能我们对它们的认识存在误区,虽然一直倡导终身服药,但相关并发症并没有减少。
这也就是现实:一直服降压药控制血压,还是接二连三脑梗!心脏支架也是止不住地下了一个又一个!